他是巴西体坛历史上可以与罗纳尔多比肩的伟大运动员,他没有获得过奥运冠军,也不是巴西最著名的运动员,但他用一场马拉松比赛征服了全世界。他是德利马,将奥林匹克竞技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的运动员,真正的无冕之王。
2004年雅典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已经35岁的运动员德利马第三次站上奥运会的舞台,这也将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在1996年亚特兰大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他的成绩都不理想,他期待在奥林匹克运动发源地希腊雅典铸造属于他的辉煌。
作为巴西最好的长跑运动员之一,即将实现他一生的梦想同时也为巴西收获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马拉松金牌。一路领先夺金在望的德利马,在距离终点不足7公里领先优势还有20多秒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名身穿短裙的观众突然闯入赛道将他推到路旁,失去重心的他差点摔倒。所幸旁边的观众紧急阻止,才让德利马成功挣脱这名男子的束缚重回赛道。
尽管重新回到路线上,但由于被耽误的时间,更严重的是之前的节奏被打乱,遥遥领先的优势尽失,先后被意大利及美国的两名选手超越。
距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却因为场外因素导致无缘夺冠,面对如此大的心理落差,他没有向所有人猜想的那样愤怒,没有沮丧也没有抱怨。
进入主会场后,他甚至面带微笑张开双臂送出飞吻,以这样的方式庆祝到达终点,他如沐春风般的笑容震撼了人心。最后他获得巴西历史上第一枚奥运会马拉松铜牌。但在很多人心里,他才是比赛真正的冠军。他展现出来的胸襟和宽宏气度,打动了全世界的观众,这也正是奥林匹克体育竞技精神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争取本该属于巴西的荣誉,也为了平息民众愤怒,巴西代表团在比赛结束后立即进行了抗议,要求奥运会组委会向获得第三名的德利马颁发复制金牌,但巴西代表团的请求遭到回绝。此次事件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巴西民众的不满,他们认为奥委会没有为保障运动员安全、维护比赛秩序而采取应有的措施。声称自己遭到了抢劫,在他们看来,一名观众能如此轻易突破防线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如果他手中有武器的话,谁也不能想象会发生些什么。
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授予他“顾拜旦奖章”,表彰他在面临事故及其后果时所展现出的公平竞争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的出色表现。同年他被被巴西评为年度最佳运动员。
雅典奥运会之后,德利马并没有过多埋怨谁,而是说:“我的目标是赢得奥运会奖牌。感谢上帝,我实现了这个目标,获得铜牌的快乐胜过一切可能有的怨恨之情。”
在2016年8月6日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作为主火炬手点燃奥运圣火,那一刻无上荣光,奥林匹克精神因为他的故事而熠熠生辉。虽败犹荣,或者说,在人们心中,他就是真正的冠军,真正的无冕之王。
近日,墨西哥一群全副武装的“杀手”袭击了一家墨西哥医院,用担架把一名后来被谋杀和肢解的病人拖走,令人震惊的监控录像捕捉到了这一令人不寒而栗的时刻。
英国《每日邮报》12月1日报道,事发11月21日,地点是在墨西哥南部瓜纳华托的萨尔瓦铁拉总医院内。监控画面显示有七名蒙面歹徒全副武装,据信是圣罗莎·德利马贩毒集团的成员。
监控显示,他们先是劫持了一名保安作为人质,并强迫他帮助他们找到目标。他们迅速地从一个房间移动到另一个房间,然后用担架把一个病人从走廊最右边的房间里强行拖了出来。
其中一名男子将惊恐万状的保安推倒在地,随后7名枪手逃离了医院。
据当地报道,这些团伙成员还抢走了医院工作人员的手机,以防止他们向当局报警。
几小时后,警方赶到Torress Landa的一个环形路口,在那里发现了一具被肢解的男子尸体,尸体旁边有写在纸板上的信息。
纸板上具体说了什么还没有被官方公布,但该男子已被证实是被从萨尔瓦铁拉医院带走的病人。
这名没有公开身份的病人被残忍地杀害,尸体的许多部分散落在路边。
然而,他并不是这个贩毒集团的唯一受害者,警方证实,另外两个武装贩毒组织也以相同的方式袭击了尤文蒂诺罗萨斯和阿帕斯奥格兰德医院。
在后面的几起事件中,一群全副武装的袭击者冲进这两家医院的大门并开枪,绑架了一名男子,随后将其杀害,另一名名叫胡里奥塞萨尔(Julio Cesar)的男子受了重伤,但他幸存了下来。
墨西哥国家安全专员索菲娅·休特说,没有医务人员在任何事故中受伤,因为袭击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不过,索菲娅·休特保证,为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暴力场面,公共安全和卫生秘书处正在共同努力,加强安全和监测工作。
墨西哥官员们还表示,事发地区最近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当地犯罪团伙之间发生了冲突,主要是圣罗莎•德利马贩毒集团和哈利斯科贩毒集团之间的冲突。
周三(27日),墨西哥当局对三起医院遭围攻事件做出了回应,对据称被贩毒集团用作安全屋的多处住宅进行了突击搜查。
据报道,为了阻止警方的行动,团伙成员用大型车辆封锁了周围的道路,并纵火焚烧。仅过去几天,瓜纳华托地区就有10个不同的自治市报告了至少37起谋杀案。
缅北冲突造成中国人受伤,中方该不该“下场”?昂山素季一派对华作出10点保证,是想给中国上眼药吗?菲律宾两大家族决裂,小马科斯如何收场?
1月3日,位于中缅边境的云南镇康县南伞镇发生了一起突发事件,当天下午,一枚来自缅甸方向的炮弹突然落在了该镇的街道上,导致该镇出现了人员与财产损失。
根据网上流出的监控视频来看,炮弹落点位于一处马路附近的人行道上,紧挨着沿街商铺,在炮弹落下之时,马路上还有车辆与人员往来,沿街商铺中也有商户正在正常营业,炮弹落下之后立即弥漫起一阵烟雾,有被炮弹炸碎的人行道碎片在道路上翻滚横飞,一片混乱景象。
当地居民在网上发布的视频则显示,炮弹爆炸后沿街商铺受损严重,有伤员直接躺在人行道的绿化带上,身上能够看到血迹,还有路过的热心市民帮助伤员止血,状况显然不容乐观。
后续有媒体记者从当地医院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一共有五名因炮弹受伤的民众被送入医院救治,没有人在此次爆炸中死亡,这可谓是不幸中的万幸。
但此次事件仍旧展现出了本轮缅北冲突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冲突各方在交火之中总是无法约束自身行为,导致冲突影响不断扩大,给中国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在去年10月底冲突爆发之初,就曾经发生过一起缅北炮弹落入中国境内的事件,当时炮弹命中了瑞丽市一栋无人居住的居民楼,并未造成中方人员伤亡。后续中方对此高度重视,与缅甸各方进行了多番交涉,劝说其停火止战,恢复缅北和平,保障中缅边境安全与稳定。
这种劝和曾经产生了一定效果,12月,缅甸各方甚至还在中国的斡旋之下于云南昆明进行会谈并签署了停火协议,但后续各方并没有切实履行协议,而是再度恢复交火,并再次波及中国境内。
而且此次的事件比上次更为恶劣,直接造成了中国居民的伤亡,虽然目前尚不知这枚炮弹来自缅北的哪一方,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跨境误击事件,而是直接涉及了中缅两国能否继续维持友好关系,以及缅甸内政是否还能由缅甸各方自行处理的问题。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在缅北冲突引发第三方国家人员伤亡的那一刻起,这场冲突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缅甸内政,受到损害的第三方国家有权为自身受到的主权利益与公民健康财产伤害索赔,甚至能合法介入冲突。
虽然中国一直都秉承着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在本轮缅北冲突中扮演着第三方和平力量的角色,但如果缅甸各方无法妥善处理此事,导致中缅关系受到影响,甚至迫使中国后续采取措施干涉缅北冲突,缅甸各方都会成为这场冲突的输家。
不过作为受害者,我们也不能只想着如何讨回公道,向伤害中国公民的缅甸肇事者还击,而是要保持冷静,因为多次“误炸”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危险的陷阱。
当前,缅甸国内的局势非常复杂,军政府在冲突中的表现不佳,而地方民族武装力量却十分强势,很多外部力量因而获得了利用缅北局势影响区域稳定的机会。
在缅甸鱼龙混杂的地方民族武装力量中,就不乏与域外力量有所联系,甚至接受外部援助的存在,如果某些外部势力出于介入区域局势或者牵制、遏制中国的需求,让某些地方民族武装刻意制造出多次“误炸”中国的事故,故意拉中国下水,中国的立场就会变得十分尴尬。
现在中国仍旧能够维持对缅甸各方不偏不倚的立场,但在被拖下水之后,中国很可能会被迫选边站队,届时缅北各方很难继续信任中国作为一个和平第三方来斡旋冲突,冲突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将急剧降低。
甚至在中国介入缅北局势之后,这些域外势力还可以利用自身对缅甸当地民族武装的影响力在背后推波助澜,让中国深陷当地的复杂局势之中难以脱身,从而长期牵制中国的注意力,使中国无法将主要精力放在国际竞争之中。
所以,对待当今缅北的局面,中国必须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与理性,继续从长期解决缅北混乱局势、确保中缅边境安全与稳定的角度出发,劝说缅北各方尽快停火,以对话的方式解决冲突以及冲突对中国造成的人员伤亡问题。
只有尽早实现停火、尽快恢复缅北局势稳定,各方所关切的问题才能得到更加妥善解决,继续延续冲突反而会给外部力量制造出更多的干涉机会,可能导致缅甸局势进一步复杂化,进而给中国也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好消息是,对于这类事件的处理,中国有着丰富的经验,缅北冲突已经持续多年时间,类似的炮弹越境事件在往年也曾发生,中方每一次都能够维持自身的立场,以冷静的态度处理事件影响,我们相信此次中国仍旧能够运用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化解危机,让炮弹误击事件得到妥善解决,并继续发挥自身的和平影响力,促进缅甸各方继续停火和谈。
不过,这还不是中国在这场缅北冲突中所要面对的全部,除了直接参战的缅甸各方势力之外,还有一支力量也“盯上”了中国。
在2024年1月1日,缅甸民族团结政府就公布了一份“对华立场文件”,其中包含了十点内容。
这十点对华立场内容十分全面,涵盖了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缅两国继续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等基本立场,还格外强调反对任何对邻国有威胁的组织在缅甸境内存在,愿同中方一起打击网赌诈骗等跨国犯罪。
其中甚至还强调称,缅甸将中国视为特别重要的国家,不仅因为两国之间密切深厚的历史联系,还因为中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
可以说,这份文件中极尽可能地展现了中缅两国之间的重要关系,表达出了“缅甸民族团结政府”对中国的友好立场,与其说是一份对华立场文件,不如说是对中国的十条保证,保证其不会与中国进行对抗。
而这个“缅甸民族团结政府”虽然不是当前的缅甸执政府,也没有直接派兵参与本轮缅北冲突,但却和当前的缅甸局势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该组织由前昂山素季政府的成员建立,在敏昂莱2021年夺权建立军政府之后,这些前政府成员一直流亡海外,并借助这一组织同各方联系,号召缅甸国内的各支地方武装力量抵抗军政府。
很多缅甸地方武装力量在与军政府对抗的过程中,也需要一个正当的名义,所以纷纷认可“缅甸民族团结政府”的地位,使这一组织成为缅甸反军政府力量的“共主”,所以这支势力虽然没有直接参与缅北冲,却是冲突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代表着昂山素季阵营对缅甸国内局势变化的态度。
而这一组织突然发出一份对中国的立场文件,而且文件中充满着保证的意味,说明该组织很可能想要借此次冲突的机会重新回到缅甸,击败军政府重新掌权。
这是一个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危险信号。虽然对于中国来说,缅甸的哪支势力掌权都是缅甸内政,与中国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当前的缅北冲突已经开始影响到中缅边境稳定,如果后续冲突规模继续扩大,变成一场缅甸政权更迭的全面内战,则中国可能会受到更多影响。
对此,中国需要继续维持自身的一贯立场,坚定呼吁缅甸各方停火止战,对于缅甸民族团结政府这个并未在缅甸国内掌权,但颇具影响力的组织,中方需要谨慎应对,不能因其作出保证就予以积极回应,而是要保持观望,静待缅甸国内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除了缅北局势的风云变化之外,中国的另一个邻国菲律宾也在近期出现了新的变故,现任总统小马科斯与前总统杜特尔特之间的政治联盟,似乎迎来了最终破裂的时刻。
网络媒体《东亚论坛》在去年12月30日刊出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就指出,当前菲律宾国内马科斯家族和杜特尔特家族之间的斗争正在急剧激化,以老杜特尔特的政治敌人、前参议院德利马在2023年末获得保释为标志性事件,小马科斯正在强化自己对抗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力量,纠集起更多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敌人,共同压制自己的昔日盟友。
这可能会导致菲律宾国内出现一轮新的政治动荡,并导致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出现更多不确定性。
在2022年的菲律宾总统大选中,小马科斯就是倚靠与杜特尔特家族结盟,凭借前总统老杜特尔特的巨大影响力上位,而老杜特尔特之女萨拉·杜特尔特则担任小马科斯的副手,为后续真正参与总统大选积累政治资本。
但是小马科斯和杜特尔特家族之间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政治分歧,尤其是在外交层面上。老杜特尔特主张采取稳健的外交态度,保持和美国之间的距离,以友好的对华政策换取来自中国的投资,保障菲律宾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被卷入大国冲突之中。
而小马科斯主张全面倒向美国,在南海对中国采取激进态度,凭借来自美国的力量牵制中国,以菲律宾成为美国马前卒的代价在南海扩张,夺取中国的主权利益。
二者在这一问题上的争执贯穿了整个2023年菲律宾的政治议程,小马科斯多次出手针对萨拉·杜特尔特,制造出腐败传闻,让这位副总统在施政问题上束手束脚;杜特尔特家族也曾予以还击,老杜特尔特甚至亲自出马,警告菲律宾一旦被卷入中美冲突,将会成为“一片墓地”,以阻止小马科斯过度亲美。
但在此前的一系列斗争之中,这二者的矛盾一直都没有发展到明面上,影响菲律宾政府的统一性。而此番小马科斯纠集力量针对杜特尔特家族,算是把菲律宾高层的矛盾摆到了台面上,接下来两大家族之间的政治联盟很可能会迎来破裂,菲律宾国内的政治斗争也会随之激化。
在菲律宾这样一个以家族门阀政治为主的政坛环境中,这种反目成仇的场面并不罕见,但这种斗争往往不会给政治联盟中的任何一方带来好处,反而会导致双方同时受损。
在2023年底,萨拉·杜特尔特与小马科斯在菲律宾民间的支持率就出现了双双下降的趋势,萨拉的支持率已经从82%下降至70%,小马科斯则更为严重,因为他未能兑现自己降低物价与缓解通胀的政治承诺。
现在菲律宾国内的民众已经对这一政治联盟上台后无休止的斗争感到厌倦,同时也感受到小马科斯在经济治理层面的平庸,如果接下来政府高层出现分裂,那么其他门阀家族很可能会借此机会上位,菲律宾军方也可能借此发难,试图重新开启军政府时代。
而中国和菲律宾的关系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力,小马科斯很可能还会继续加强在南海挑衅中国,以获得来自美国的支持,这会导致南海冲突风险进一步上升,给中菲关系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总而言之,小马科斯现在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尽快控制自己政治联盟内部的斗争,如果他一定要和杜特尔特家族决裂,他自己的政治前途也会随之一起断送。不论是从大局还是从个人利益角度考虑,现在都不是内斗的时候。改变对外政策、恢复政府内部团结是小马科斯唯一的选择,否则在不久之后,他很可能会步他父亲的后尘被迫下台,再度流亡海外。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4月10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启程访问美国,但与以往的出访不同,这次马科斯没有只让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卡皮奥一人代行总统职能,而是任命了三名政府看守人。曾任菲律宾前副总统发言人的巴里·古铁雷斯表示,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表明,马科斯家族与杜特尔特家族的关系可能已经破裂。
“菲律宾两大家族是否会‘分手’?”4月12日,香港《南华早报》旗下周刊《本周亚洲》发文称,由于在对华政策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菲律宾现任总统马科斯和前总统杜特尔特之间的矛盾近来愈演愈烈,这或将导致菲律宾最重要的两个政治家族“决裂”。
马科斯是菲律宾前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的儿子,他所在的马科斯家族于上世纪90年代回到菲律宾,是该国最强大的政治家族之一。杜特尔特家族则以棉兰老岛最大城市达沃为势力中心,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杜特尔特-卡皮奥是菲律宾现任副总统。
尽管马科斯家族和杜特尔特家族在2022年菲律宾大选中搭档竞选并获胜,但菲律宾资深政界人士表示,近期的一系列事态发展表明,由于在对华政策等问题上有着不同看法,这两个家族之间已经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
2022年6月19日,杜特尔特和马科斯站在一起 图源:美联社
曾担任菲律宾前副总统莱妮·罗布雷多发言人的巴里·古铁雷斯(Barry Gutierrez)表示:“马科斯总是会与菲律宾传统的西方盟友走得更近,这与杜特尔特倾向于中国的外交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在南海问题上,马科斯试图与杜特尔特‘划清界限’。”
古铁雷斯指出,种种迹象表明,这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正在迅速降温。他举例称,杜特尔特的政敌、菲律宾前司法部长莱拉·德利马已从监狱中获释,与杜特尔特关系密切的宗教人士阿波罗·奎博洛伊正面临性侵指控的调查。对于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禁毒战争”的调查,马科斯政府也表现出“温和立场”。
自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政府扩大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并一再炒作南海问题,频频对中国作出挑衅举动。当地时间4月7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在南海举行首次联合海上演习。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声称,菲律宾一系列双边和多边“海上合作活动”是建设“单独和集体防卫能力的一步”。
日本共同社、美联社等外媒称,演习正值四国加强关系,寻求“抗衡中国”之际,尽管此次演习没有提及中国,但地点位于争议海域,是向中国发出“明确信号”。
当地时间4月11日,马科斯又与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华盛顿举行三边会谈。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三国炒作“中国威胁”,声称反对中国“通过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并对中方在南海、东海等地区维护国家主权的行动表示所谓“关切”。
菲律宾驻美国大使何塞·罗慕尔德兹称,马科斯访美期间将寻求获得美国的投资,菲律宾政府希望在未来五年到十年内吸引约1000亿美元投资,将涵盖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不同的领域。
但马科斯政府的外交政策让杜特尔特感到不满。近日,杜特尔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想要在菲律宾建立新军事基地时,他明确表示反对,但在菲律宾现任政府同意了美国的要求,“我为我的国家感到深深的遗憾,然而我已不再是总统了,不能参与这些事务了,但如果有办法扭转局面,我会移除这些军事基地。”
杜特尔特说,菲律宾与美国有着双边关系,但如果外交政策是扭曲的,跟随美国去偏袒或敌对一个国家,那么这就是错误的。“这届菲律宾政府把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等作为对华外交政策的基础。南海原本很平静,但是美国人来了之后,让这里充满了争吵。”
杜特尔特还表示,他对当前中菲关系变化感到伤心,“我希望我们的关系能修复,两国重归于好。”
与此同时,马科斯最近不同寻常的举措表明,他与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卡皮奥的关系也出现裂痕。4月10日,马科斯启程前往美国之前,他指定了三名政府看守人来履行总统职能,分别为杜特尔特-卡皮奥、文官长卢卡斯·贝尔萨明和土地改革部长康拉多·埃斯特雷拉。
《本周亚洲》指出,自2022年7月上任以来,马科斯在前25次出访期间都只任命杜特尔特-卡皮奥一人代行总统职责。古铁雷斯认为,这似乎意味着马科斯家族和杜特尔特家族的关系“已经破裂”,“这是一个公开的信号,表明副总统莎拉不再像以前一样享有信任。”
不过,古铁雷斯表示,由于莎拉·杜特尔特-卡皮奥依然受到菲律宾民众的欢迎,马科斯还无法直接将她逐出内阁。
菲律宾大学政治学教授让·弗兰科(Jean Franco)表示,菲律宾明年将举行参议院和地方选举,届时马科斯和杜特尔特的盟友们的动向将让情况变得更加明朗。
1月25日,马科斯和莎拉·杜特尔特-卡皮奥出席教育相关活动 图源:视觉中国
对于中菲关系和南海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菲在南海不存在领土争议。
汪文斌说,中方从中菲双边关系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出发,向菲方提出管控海上局势和开展涉海合作的倡议,这充分体现了中方愿通过谈判协商管控分歧的诚意和善意。但令人遗憾的是,菲方迟迟不予回复,还在海上频繁采取侵权挑衅行径,严重损害双方沟通合作的氛围。
汪文斌表示,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愿继续同菲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处分歧,同时将采取坚决措施,坚定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